:::

最新消息

:::

未來媒體跨界狂潮:《移動中的見證者、聆聽者與當事人 Witness, Listener, and the Involved on the Move》 聲音藝術表演暨座談

展演公告
張貼人:藝術與科技中心公告日期:2018-04-09
瀏覽人數:43
*
 未來媒體跨界狂潮 2018
《移動中的見證者、聆聽者與當事人》聲音藝術表演暨座談

日期:2018年4月17日 (Tues.) 13:30~16:00

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廳後臺1樓S1排練室

本活動採現場報名,12:40開放報名,名額有限請儘早入場

活動洽詢:02-2893 8137 區小姐
 

我們沒有共同的過去,也沒有共同的記憶可以相互分享。

這是一個尚未被命名的社群。我們被安置在同一個空間,目光專注於眼前的奇觀。我們習慣察覺並反省自身所處的空間與參與的社群,我們將利用藝術教會我們的抽象形式,在星球的層面上思考空間配置與社群形成的侷限與可能性。

 

移動中的見證者、聆聽者與當事人邀請聲音理論家與藝術家Douglas Barrett、倫敦大學聲音理論教授 Cathy Lane與聲音藝術家Viv Corringham 進行聲音藝術表演與座談。臺灣聲音藝術家王虹凱將參與我們的座談。本活動由北藝大美術系郭昭蘭策劃與主持。

 

表演藝術家:

 

Douglas Barrett/美

Douglas Barrett是一位橫跨音樂和寫作領域的藝術家。其作品廣泛被The Wire、Musik Texte、Guernica、Postmodern Culture等出版物討論。他近期在挪威的USF Verftet、維吉尼亞藝術中心(VCCA)和紐約Catwalk Institute等地駐村,並定期在北美、歐洲以及日本等地發表作品。他曾分別獲得德國索立突城堡基金會(Akademie Schloss Solitude)、德國學術交流中心(DAAD)以及紐約富蘭克林熔爐(Franklin Furnace)等機構的獎助。他的文章多刊登於Postmodern Culture、Contemporary Music Review、Mosaic、Glissando以及Tacet雜誌。其著作《After Sound: Toward a Critical Music》於2016年由英國Bloomsbury出版。

 

一面旗幟燃燒的聲音為何?

What is the Sound of One Flag Burning?

這個計畫結合了政治抗爭和錄音技術的哲學反思。2016年,為了回應美國日益高漲的新國族主義情意結,以及當時當選的總統威脅要禁錮一些在公共場合焚燒旗幟的群眾,於是,我創作了一個燃燒旗幟事件的錄音。

 

這是一個雙重的致敬計畫。其一,是向美國藝術家Dread Scott1988年的作品﹤展示美國國旗的正當方式為何?﹥(What is the Proper Way to Display a US Flag?)。那件作品邀請參與者踩踏一面美國國旗,驅使老布希總統支持相關立法並最終禁止了相關行為。

 

其二,這個計畫影射Iannis Xenaki1958年的具象音樂作品﹤混凝土酸鹼度﹥(Concrete PH)。整個曲子都只聽到單一燃燒灰燼的聲音,喚起具象音樂作曲家Pierre Schaeffer的唯聲(acousmatics)概念,即錄音被想像成具有移除音源所有參照的能力。﹤一面旗幟燃燒的聲音為何?﹥提問的是,聲音若是違法的可信賴證據,究竟可以去到甚麼程度?

 

 

Cathy Lane/英

Cathy Lane是作曲家、聲音藝術家、作者與教授。她的作品利用口說文字、田野錄音與檔案素材去探索我們彼此、以及我們與多重宇宙之間的聆聽關係。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展出發表,包括最近南印度的柯之雙年展(Kochi Biennial),巴西聖保羅的「聲學」(Sonologia)、蘇格蘭本貝丘拉島的艾利恩博物館(Museum & Tasglann nan Eilean)以及希臘雅典的「藝術行動」(Sound Acts)。Cathy Lane的著作包括《藝術實踐中的念白》(The Spoken Words in Artistic Practices,2008)、與Angus Carlyle合著的《在田野》(In the Field, 2013)與《論聆聽》(On Listening, 2013)。 Cathy Lane同時任教於倫敦藝術大學,教授聲音藝術,亦是「聲音藝術實踐中的創意研究」(Creative Research in Sound Arts Practices)總監。

 

我在這裡嗎?

Am I Here?

Cathy Lane的﹤我在這裏嗎?﹥以一種好玩的式探索如何把「當下」的概念翻譯成錄製的聲音。這件作品將帶領觀眾穿越時間與空間的旅程—從印度瑪瑪拉普拉姆(Mamallapuram)石雕工人的聲音、邦加羅爾(Bangalore)洗衣石梯、南印度馬度賴(Madurai)廟宇、到冰島的冰河瀉湖、內倫敦私人庭院中的鳥鳴,一直到智利、義大利、挪威、蘇格蘭。這些田野錄音是過去十幾年來於不同時間點所採集的,並經常混進了作曲家對於所見所聞的評註。

 

表演中,我們沈浸在錄音裏,錄音在﹤我在這裡嗎?﹥這件作品中也被現場操控著。﹤我在這裏嗎?﹥溫和地質疑錄音的本質,與錄音人造物中,在場本身不同程度的具體化與解離。它挑戰一般對於田野錄音客觀紀實的概念,重申錄音者無法逃脫自己身體與主觀在場的侷限。

 
 
Viv Corringham/英

歌手與聲音音景藝術家Viv Corringham創作音樂、廣播作品、裝置以及聲音漫步。過去12個月曾在如紐約電子藝術節、雅典Borderline、倫敦Discovery、杜林La collera delle lumache等地發表作品,並於威尼斯Emily Harvey Foundation駐村、在馬尼拉與香港聲音掏腰包(Soundpocket) 擔任藝術家導師。

 

Viv Corringham兩度獲得McKnight Foundation的作曲家研究獎助。她是倫敦Middlesex University的聲音藝術碩士,並持有Pauline Oliveros認證的教授深度聆聽資格。她的作品獲得國際上的認可,曾經在22個國家發表,範圍橫跨五大洲。

 

破歌聲、影城市

Shattered Song, Shadow City

﹤破歌聲、影城市﹥是一件獨唱家與六頻道裝置合作的現場表演,歌聲交織著破碎的故事與來自五個國家的音景。﹤破歌聲、影城市﹥既利用離散人們的話語,也同樣想在觀眾中創造一種錯位感。來自各式各樣人們的話語片語與文字–有的是他們自己的語言–與各個地方的田野錄音,於六個喇叭竄流移動。獨唱家的聲音在喇叭聲音的映襯下,時而高聳,時而急轉,創造出一種怪異、美麗而令人迷惘的錯置拼貼。這個裝置中的田野錄音是過去這一年以來藝術家與許多歐洲不同城市的居民同行,紀錄他們如何看待他們的地方所完成的。他們在故事中敘述他們的家、斷裂、逃離、社區以及更多是他們的渴望。

 

 

 

與談人:王虹凱

雲林虎尾人,臺灣大學政治系和紐約新學院媒體研究所畢業,現為奧地利維也納藝術學院PhD in Practice博士候選人。

 

王虹凱創作歷程體現知識制域、意識形態、語言與身分認同之間的張力,知識關懷歸因於縈繞在其島嶼經驗養成中的殖民與離散歷史,驅動她將分析視角放在權力、生存經歷、歷史交錯點上消亡的知識政治,並在美學、論述與知識生產的重疊之處加以脈絡化檢驗。她的作品透過表演、錄像、聲音、工作坊、論述等形式,實驗不同的聆聽模式、組織臨時的教習 (pedagogy) 性集結和合作性表演,與激發另類身體解讀,質疑並複雜化「聆聽」 與「群居性」的可能性和方法,尋求在既有年表與地理疆界之外,鍛造意想不到的群聚性與連結。

 

作品計畫曾於第14屆德國卡塞爾文件展、2016臺北雙年展、日本京都Parasophia國際文化藝術祭、澳洲液體聲音藝術節、美國紐約現代美術館、 挪威Kunsthall Trondheim、 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等地發表。目前任教於美國紐約上州Bard College藝術學院音樂/聲音研究所。

 

 

特邀策劃主持:郭昭蘭

策展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副教授

 
 

主辦單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藝術與科技中心 

協辦單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春之文化基金會

最後修改時間:2018-04-09 PM 12:39

回首頁